英国黑人平权运动与背后社会因素的启示
发布时间: 2020-07-05 浏览次数: 1713

美国黑人弗洛伊德死亡所引发的反种族歧视示威,在短短一个月里席卷多个国家。英国的多个城市出现民众的声援示威:67日,在伦敦的国会广场,有示威者在丘吉尔雕像,涂上“丘吉尔是一个种族主义者”(was a racist),并在雕像身体上绑上标语“黑人命贵”;在布里斯托尔,因早年贩奴买卖而受到争议的大慈善家爱德华·科斯顿(Edward Colston)的雕像被众人丢入河中。


黑人平权运动的爆发使得2020年的社会历史发展更加波折。英国的黑人平权运动自531日起从伦敦、卡迪夫、曼彻斯特、纽卡斯尔、伯明翰一直蔓延到爱丁堡,对英国Covid-19疫情的应对也产生了一定挑战。对于席卷而来的BLMBlack Lives Matter)运动,英国首相约翰逊的态度起初为“黑人生命非常重要,我支持他们在保持社交距离下的合法抗议”;但随着时间推移,约翰逊的态度也在发生微妙的改变。首先,以伦敦为代表的地区抗议人群规模太大,根本无法保持两米距离,这意味着全体英国人前一段时间隔离所取得的抗疫成果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其次是参与BLM运动的角力各方使得运动不断升级。英国BLM运动最初以游行、喊口号和举标语等整体和平的形式为主,抗议者们聚集在市中心的特拉法尔加广场(Trafalgar Square)集体下跪哀悼,游行途径唐宁街,最后大量聚集到美国驻英使馆门前声诉警方不公。然而运动开始后不久,便出现了针对警察群体的肢体冲突。当地时间613日,数千名右翼反种族歧视者在全国各地以“保护英国历史的象征”之名向特拉法加广场的警察投掷酒瓶、烟花、烟雾弹等物品,同时另有BLM运动的参与者设置路障堵塞公共交通。对此,伦敦市市长萨迪克·汗(Sadiq Khan)表示“非常担心伦敦市中心的抗议活动不仅可能会加速新冠病毒传播,而且还会引发混乱与暴力”,英国内政大臣帕特尔(Priti Patel)也将出现的暴力冲突形容为“完全无法接受的粗暴行为”。约翰逊连发八条推特表示:“无论这个国家在打击种族主义方面取得了什么巨大进展,我们都认识到还有更多的工作要做……然而很明显,抗议活动已经被意图(实施)暴力的极端分子可悲地劫持了。我们在过去一周目睹的对警察的袭击以及无差别的暴力行为让人无法容忍,令人憎恶。”

黑人平权运动之所以在英国一石激起千层浪,归根到底还是与英国国内的历史社会根源有关。二战结束后,由于英国本土缺乏劳动人口,大批来自加勒比和非洲的黑人被招募到英国参与重建,从而开启了英国大规模引入黑人移民的“疾风世代”,共有130万黑人通过奴隶贸易来到英国,被迫从事建筑、环卫、公共交通、护理等基础体力工作。1965年,英国议会在英国首次黑人平权运动的推动下通过了《种族关系法》,明确规定任何公共场合的种族歧视都属于非法,并逐渐延伸到廉租房分配和雇佣政策等社会领域,使英国成为少数明确立法禁止种族歧视的国家。然而,即便有法律和制度层面的底线、个人层面“政治正确”的需要,却无法撼动地区交错复杂的种族和宗教倾向、社会中极右主义和极右党派“British to be British的政治立场,以及绝大多数黑人仍处于底层的社会现状。法律确保了英国黑人不会受到语言上的直接歧视,但社会阶层玻璃天花板所带来的间接歧视,以及来自劳动、社会和健康等多方面的冲击才是平权运动面临的真正问题所在。在全英公司中,只有1.5%的高级经理由黑人担任;1/3500强公司中没有少数族裔高管;研究表明,黑人和少数族裔更有可能在被裁减的部门或不稳定的岗位上工作。与此同时,黑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处境也并不乐观,“人们只会在有少数族群的人受到冒犯、侵害的时候才会采取行动……仅仅因为有些行动是微妙而且不公开的,难道就意味着它不是种族主义吗?”据BBC广播报道,黑人受到警察搜查和审问的可能性是白人的9倍。在苏格兰和威尔士,18岁以下的在押人员中有21%是黑人——尽管黑人只占其总人口的约3%。自1990年以来,这些地区共有1743人在与警察接触后死亡,其中黑人的比例是其他族裔的两倍以上。BBC报道将其描述为“是真正需要正视的”隐藏在法律条文背后的社会不平等问题。

冠状病毒的流行更加剧了社会的不稳定,尤其是对绝大多数处在贫穷、住房拥挤、低薪工作等社会底层环境中的黑人而言。数据显示,苏格兰和威尔士的黑人死于冠状病毒的比例是白人的两倍之多。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影子司法大臣戴维·拉米(David Lammy)对约翰逊在冲突事件的表态并不满意——他认为约翰逊对事件关注的目的旨在转移注意力,然而背后真正的问题是英国政府在解决国内种族不平等问题上的不作为。这不禁让人联想到英政府2017年对格林菲尔大厦大火中不幸死亡的数十名黑人的忽视,以及2018Windrush“错误”驱逐数千名非裔英国人的行为——政府行动的错位对于本就处于社会弱势的黑人而言,加重了心理创伤以及对政府公信力的质疑。

由此,近年来英国黑人对社会阶级不平等的反抗逐渐强烈和激进。此次抗议运动的主体BLM,其英国分支设立于2016年,缘起于抗议美国发生的几桩针对黑人的枪击事件和英国脱欧。当年的抗议活动中,来自全英各地的上百名示威者自发聚集在英国国会门前示威游行,另有许多人堵塞了希思罗机场和城市机场的跑道,其核心诉求旨在通过非暴力手段来粉碎资本主义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英国黑人平权运动源于英国一系列影响少数族群生存发展的社会问题,其结果也必将作用在社会方方面面。反对种族歧视的参与者们大声疾呼,希望学校教育能够强调在国家发展过程中“有色人种的积极贡献”,尊重少数族群的参与感和归属感,从历史和文化的角度完整地记录、反应多样化的社会,减少刻板印象;鼓励和培养少数族群进入执法机构,通过政府服务的公平公正促进社会平等和多样性,提升民众信任度。1


(作者简介:朱玥,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1本文重点参阅以下文章:

 Black Lives Matter: Police diversity 'does not reflect UK society'

 10 Jun 2020, BBC News

https://www.bbc.com/news/uk-england-kent-52984871

 George Floyd: Five factors behind the UK Black Lives Matter protests

 13 Jun 2020,

https://www.bbc.com/news/uk-52997848

中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