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关系真的走向滑坡了吗?
发布时间: 2020-08-09 浏览次数: 1610

 2015年,美日拒绝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sian Infrastructure Investment Bank,简称亚投行,AIIB),英国不理会美国的反对,率先向中方提交了作为意向创始成员国加入亚投行的确认函,成为欧洲国家中的第一个创始会员。同年10月 ,习近平主席对英进行国事访问。访问期间,英国时任首相戴维·卡梅伦以及前首相托尼·布莱尔表示,期待打造下一个中英关系的“黄金十年”。可是仅短短五年,当英国却做出了“令人失望”的决定。2020714日,英国政府决定,自2021年起禁止该国移动运营商购买华为5G设备,并要在2027年以前将华为排除出英国的5G设备供应。英国到底是出于所谓“国家安全问题”考虑对华为实施制裁?还是因为要保持“五眼联盟”对华策略一致性不得已为之?抑或是其他原因?

在笔者看来,尽管近期英国对中方存在明显敌意,但放在全局来看,中英关系的未来走向应该是积极乐观的,因为当下“腹背受敌”的英国实际上比任何国家都希望与中国这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持稳定的贸易关系。“禁用华为”这一事件上,英国其实并未拿出与美国统一战线的决心,不过是试图在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香港国安法)问题上摆出“姿态”。同时,对华为的制裁也是英国急于与美国以及澳大利亚等国达成贸易协定而做出的“暂缓之策”。

马丁·雅克(Martin Jacques),英国剑桥大学政治与国际研究系高级研究员在光明国际论坛对话中表示,英国有一种孤立的心态,并坚决拥护自己“例外主义”欧洲观的思想。作为一个拥有岛国思想和悠久岛国历史的岛屿,其始终认为1973年加入欧洲共同体是变相承认自己昔日的霸主地位已不复存在。从“脱欧”和“拒绝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学习有关遏制病毒蔓延经验”等情况都体现出了这一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骨子里的倔强和傲气。随着中国日益在国际事务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世界上多数国家在震惊的同时都纷纷开始考虑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英国绝非唯一寻求重新与中国建立紧密合作关系的国家,但是其相比其他国家,对于与中国的潜在利益抱有更大的期望。在英国着手打造脱欧后未来之际,中国将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伙伴。

卡梅伦领导时期的前财政部长吉姆·奥尼尔(Jim O'Neill),英国北部振兴计划的设计者之一表示,“切断英国与中国的联系在我看来就像是英国强加给自身的难题,如同脱欧一样”。他认为,反华的态度以及有关政策极易抹杀一切已经带来的重大经济收益,在截至2018年的10年里,英国对中国的出口翻了两倍,而且获得的中国投资额是欧洲的两倍。考虑到当下中美竞争相对激烈的大环境,英国如果过多受到美国的影响而“站队”是不明智的选择。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此外,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后,英国的高等教育领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当英国私校纷纷倒闭的浪潮袭来,中国投资者为众多面临财务困难的老牌寄宿学校脱离困境贡献自己的力量。哈罗公学前校长、英国独立学校委员会主席巴纳比·列侬认为,中国投资者收购私校是一种“鼓舞人心的进展”。其曾向《泰晤士报教育副刊》指出,“中资的增加为英国带来了更多优质的中国生源,这给英国学生带来一种必要的全球化的感受”。根据英国智库Onward近期调查显示,至少有16所大学——包括伦敦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学院,以及曼彻斯特大学,学生收入的五分之一以上来自中国。这些都是英国的顶级学府,是英国教育产业的支柱。《每日电讯报》则指出,中国内地已经成为了英国寄宿学校最大的国际生源地。事实上,中英在教育上的利益互惠是双向的。英国私校同时也借用其海外特许经营权盈利。例如,拥有着450年历史,曾教出7位英国首相的哈罗公学如今在中国多个城市建设分校。中英在教育上的相互依赖实则为中英未来相对积极的发展关系定下基调。对于华为一事,来自英国电信、沃达丰的高管首次表示,如果去除华为设备,将带来严重的混乱。政府的选择直接导致了英国技术发展的减缓以及重大的经济损失。而如若英国政府公开表明对于中国的敌意,很多中国家庭出于对孩子安全的考虑,会对留学计划再三斟酌。例如,由于近日澳大利亚“反华”情绪严重,不少华人的身心健康受到巨大威胁;在中国外交部发出留学警告之后,澳大利亚媒体公布了一项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有50%的学生表示不希望去海外上学,将近60%的潜在留学生态度骤变,表示不愿再到海外留学。教育产业方面的影响仅是冰山一角,国家的多方面产业都必将受到波及。“如果我们要切断自己进入欧洲市场的特权,如果我们认识到美国经济在以一种相当‘保护主义’的方式运行,我们是否也要把自己与世界上最大的增长源泉——中国隔离开来?”前内阁大臣、现任中英中心负责人彼得·曼德尔森(Peter Mandelson)问道,“我们要去哪里谋生?”


图片来源:金融时报

 “黄金时代”的中英两国曾达成多项协议,其中包括被习近平主席评价为“近年来中英合作的旗舰项目”的“中国企业参与英国欣克利角核电站项目”。专家公认“英国的核能监管程序是世界上最为严格的程序之一”,而中国却能最终与英国签订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中英的潜在合作能力是具有无限的可能的。鉴于受脱欧以及疫情双重影响的英国急于恢复其往日辉煌的需求,笔者相信,英国接下来的战略部署不会为了短期利益而牺牲与中国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英国需要全方面权衡社会各界利益。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未来中英发展走向是朝着积极的方向迈进。i

(作者简介:林羽晨,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i本文重点参阅以下文章:

Hughes, Laura. “UK-China Relations: from 'Golden Era' to the Deep Freeze.” Subscribe to Read | Financial Times, Financial Times, 14 July 2020, www.ft.com/content/804175d0-8b47-4427-9853-2aded76f48e4.

面对新冠病毒 “例外主义”是有害的http://k.sina.com.cn/article_1784473157_6a5ce64502001vmay.html

英国私校倒闭潮来了,中国因素成关键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71076882075314486&wfr=spider&for=pc



中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