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讲:李冠杰博士“近代英国政治稳定的文化因素”
发布时间: 2015-03-15 浏览次数: 260


主办单位: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

讲座主题:近代英国政治稳定的文化因素

时间:2015317日(周二)1800~1930

地点:松江校区5361会议室

主讲人:李冠杰博士


内容简介:

近代英国的政治结构和政治行为充分遵照其古老、复杂的政治惯例,但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有所变化。从近代英国政治发展来看,英国小心翼翼地在当时正在运行的体制上进行改进,虽然也有过短暂的革命,但革命之后又重拾原有政治模式,并重新进行功能调试。此后,英国再也没有把先前设计的机构瞬间推倒,而是让这些机构慢慢耗尽其原有的功能和价值。当前,英国依然保留着国王和贵族这种古老的政治架构,虽然权力发生了移位。

透过千年发展演变,我们会感受到英国政治的超级稳定性。如果说中国封建社会是一个超稳定性结构,其稳定性“是依靠它本身具有周期性振荡的调节机制而得以实现的”,那么英国的这种社会超稳定结构则没有表现出周期性振荡,当前更是如此。究其政治稳定的原因,或许可以说,契约精神、辩论的议会、政党政治、社会力量的发展等因素塑造了英国政治稳定的根基。虽然英国政治社会看似与人们普遍观念中的现代政治社会不太吻合,但我们能从英国政治发展史上看到一种古人、今人和后人之间强烈的感情纽带,它造就了一种独特的政治文化。



参考书目:

1、金观涛、刘青峰:《兴盛与危机:论中国社会超稳定结构》,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2年。

2[]戴雪:《英宪精义》,雷宾南译,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3[]罗宾·弗莱明:《诺曼征服时期的国王与领主》,翟继光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4[]戴维·威尔逊、克里斯·盖姆:《英国地方政府》,张勇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5[]马克·布洛赫:《封建社会》,张绪山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年。

6KatherineFischer Drew, MagnaCarta,Westpost: Greenwood Press, 2004.

7F.W. Maitland, TheConstitutional History of England,New Jersey: The Lawbook Exchange, 2001.

8RichardPrice, BritishSociety, 1680 – 1880,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9DrorWahrman, Imaginingthe Middle Class: The Political Representation of Class in Britain,c. 1780 – 1840,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10MatthewHilton et al,The Politics of Expertise: How NGOs Shaped Modern Britain,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3.



讲座人介绍:

李冠杰,上海外国语大学英国研究中心专职研究人员。2012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获法学博士学位;2014年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出站,获历史学博士后证书。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英国政治、政治思想史、大国关系。

英国研究中心

2015313

中心新闻